炎炎夏日,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切实提高乡村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严防悲剧发生,武汉学院通识课部支教队,于7月11日深入襄阳老河口市洪山嘴小学,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及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生动、深刻且实用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同学们,哪些地方不能去游泳?”“看到小伙伴落水了,第一件事该做什么?”在洪山嘴小学教室),支教队员雷家祺利用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PPT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武汉及周边地区真实水域特点,向孩子们系统讲解了野外水域(池塘、河流、水库等)的潜在危险、游泳的必备安全条件、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不准自己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等核心知识。讲解过程中,队员们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通过提问、情景假设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将安全知识真正“听进去、记心里”。

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 “救”在身边的实践环节。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关键时刻的“救命”技能,支教队中具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队员们,在现场进行了清晰、规范的 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示。每一步操作、每一个要点都详细拆解,确保孩子们能看懂、记得住。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我知道不能一个人去河边玩了,太危险了!”五年级学生小明(化名)认真地说。“我学会了如果看到有人掉水里,要赶紧喊大人来救,不能跳下去。”另一位同学小华补充道。

此次“安全意识入童心:防溺水教育筑屏障”活动,是武汉学院“暑期学堂”丹桂夏令营先行者志愿服务队系列活动的重要篇章,充分体现了学院服务社会、关爱乡村儿童的责任担当。后续,支教队还将结合当地需求,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