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至13日,“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主办,国家语委“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浙师大数智文教与社会发展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金华,围绕数字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展开深入研讨。我院青年教师杨志婷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分论坛三会场担任主持人,并在闭幕式上代表该分论坛作总结陈述。

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王辉教授主持。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探讨数字人文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将加速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世界汉语教学》作为CSSCI期刊,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的中央级学术刊物,其主编张博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数字人文发展迅速,亟须探索数字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次研讨会学术阵容强大,特别邀请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吴应辉教授、美国西东大学中文项目主任陈东东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各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分享了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让与会师生对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方向、技术应用路径、实践挑战等有了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吴应辉教授针对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发展的挑战提出了八项应对策略;陈东东教授提出将数智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新模型;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教授讨论了国际中文教育对AI技术的需求以及AI支撑技术的研发路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语国际中文数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饶高琦副研究员提出国际中文对中国数字人文思潮的扩散起到工具与引导作用。

据组委会介绍,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200篇投稿,经专家评审最终录用54篇论文并邀请作业参会。研讨会共设置6个平行分论坛,其中,我院青年教师杨志婷撰写的《人工智能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初探》因其创新性入选会议论文集。杨志婷老师不仅担任分论坛三会场的主持人,还从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挑战、模式构建、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学术汇报,并在闭幕式上代表该分论坛作总结陈述。

特别设置的学术工作坊成为会议亮点。4月13日上午《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主编张博教授和主任帅志嵩教授和团队一起,与参会师生就学术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写作规范等展开深度交流。
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交流与学习,杨志婷老师收获颇丰,清晰掌握了数字人文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发展动态与方向,更加坚定了武汉学院数智赋能教育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今后的科研与教学中将不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赋能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武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致力于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积极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